庆柯看着面前这个藏许多秘密的胖脑袋,真想进去看看,她里面还藏还有什么秘密。
“你还想问什么?”
“那我问你,岳家兵法听说过吗?”
“这个你也知道?好吧!这算第一个问题。据说岳飞在被捕前,知道自己会有不测,所以把毕生兵法写成了兵书。他派亲信把兵书送到兵营交给自己的儿子,可惜岳云、张宪都已经被抓,这名亲信把兵书给了谁就不知道了。万俟卨严刑拷打,也没能从岳飞口中挖出半点讯息。要说这兵书,秦桧不急,他无所谓,倒是金国四王爷完颜兀术非要此书。秦桧被逼得没办法,找人胡编了一本送到北方,然后处死了岳飞。谁知完颜兀术说那书是假的,还要真的,秦桧这才请旨抄家,把岳飞一家人发配福建。在追捕他的妻儿才发现走了两个小儿子,秦桧怀疑兵书就在他们俩身上,于是和完颜兀术联合追杀他们。后来他们去了金国属下的齐国,再后来就不清楚了。不过,也是据说,岳飞的两个儿子是被徐庆、张用两对夫妻保护着,在河南什么山一战,死了一个儿子,徐庆带着另一个儿子逃跑了,他老婆和张用夫妻都死了,追杀他们的人也死了大半。”
“有徐庆和岳飞另一个儿子的消息吗?”庆柯很失望,没有什么更新的内容。
“后来秦桧把重心放在国内,也没有精力关注金国,那边的消息越来越少。”王雨萍耸耸肩,“我知道的都说完了,该你回答我的了。耿小姐的父亲可是耿京?”
耿寻芳一愣,“你怎么知道?”
王雨萍一指庆柯,“专程去祭拜韩王爷肯定不是你的主意,你是赵伯雅,怎么会去拜臣下。”她转向耿寻芳,“只会是你,而耿姓在江南不多,多是北方的,也就是早年跟随韩王爷的军官。在他的手下中,有个山东的耿京在韩王爷辞官后也消失了。偏偏你又姓耿,所以你应该就是他耿京的女儿。”
“你真会推理!不错我就是她的女儿耿寻芳!”耿寻芳大方承认了,庆柯想阻止都来不及。
“现在耿老爷怎么样了?”
“他很好,他就在山东费县。”
一路上,王雨萍滔滔不绝地回答他们的提问,讲述她对皇帝赵构、太子、中兴四将以及现今主要将领的看法,帮他们分析朝中官员的思路,更感叹二十年太平没有换来兵强马壮,弥漫整个江南的是安逸享乐。她也听说了金国即将南下攻打宋国,而皇帝却不愿相信这是真的,一味逃避,以岁贡求苟安,岂是长久之计。庆柯还没想到这胖丫头竟然还挺有想法的。
他们由于多带了一个人,没有走正规关口,而是花了点钱偷渡过关。
两天后,庆柯带着马车进了费县县城。他们把王雨萍安顿在一家客栈后就去县衙见耿京。
耿京不在,他去巡视去了。等到晚上耿京才回来,听说女儿女婿回来了,急忙把两人召来相见。当晚还跟庆柯商量下一步的计划,目前的军力大增,士兵已上五万,各路反王都来投靠,贾瑞已经送信来,想要入伙,希望能共同拿下泗水县城,扩大版图。
他征求庆柯的意见,庆柯也同意这样,但他建议先拿下蒙阴县城,把部分兵力向东移动,一来可以更好地保护蒙山基地,二则可以与日照的开山赵相呼应,更可以转移泗水县的注意。毕竟泗水县距离泰安州很近,泰安又是金国屯兵重镇,现阶段还是避一避的好。
当晚,耿京就叫来肖衡雁、叶羌霜一起商量。决定第二天就出战,由肖衡雁带着中路军两万人,叶羌霜和庆柯带着两千游击军一同出发。于连波的东路军策应。
肖衡雁连夜派五百人先遣部队,前去打通蒙山被堵的通道。
第二天一早,肖衡雁、叶羌霜、庆柯带着大军出发。
耿寻芳留下来帮助父亲处理内务。
蒙阴县令见义军势大,还没接阵就带着亲信逃跑了,把蒙阴城拱手相让。
为巩固蒙阴城,肖衡雁留耿默生守城,自带五千义军南下;庆柯带五千人向东,叶羌霜带着他的游击军向北,三路人马扫荡前进,清除金兵残余。沿途招兵买马,安抚百姓,留置人马管理大的村镇。
肖衡雁和于连波在蒙山外围的东南脚汇合,拿下紫金关,交由于连波管理,肖衡雁回到蒙阴城。
叶羌霜向前突击,收降占据敖山的一群强盗,占据敖山。
庆柯围绕蒙阴城东三十里进行清扫,五天后也回到蒙阴城,距离五月初一还有十天,他必须回济南。
庆柯没有回费县,直接从军中出发,带着来二郎北上进蟠龙山。
他让任小小回费县给王雨萍送了封信,并让小小陪她去济南,约好五月初一在如意客栈相见。不能把她留在费县,那可是颗炸弹,随时都会爆炸。
下午到了蟠龙山,就象回了家一样,张无用在侧面小厅里摆上酒席招待庆柯和来二郎,吴道融作陪。
刚吃完饭。辛之恒气喘吁吁地从外面跑了进来,高兴地大声喊道:“张爷,少爷他们都来了!”
“好呀!”张无用带着庆柯、吴道融迎了出来。
大厅前列着一个马车队,二十多辆马车上堆得满满的,都用篷布蒙着。辛弃疾带头,后面跟着庆余、铁满风、辛晓天兄弟他们。
张宏乐呵呵地在指挥马车去向,组织人把马车上的各种兵器物资下下来,清点入库。
张无用眼睛放着光,望着走过来的辛弃疾,“少爷,你们从哪儿弄到的这么好的兵器?还有弓弩。”
辛弃疾笑着说:“这是庆教头向完颜郑家借的。”
“那肯定有借无还啦!”张无用把众人接进大厅,请辛弃疾上坐,他和庆余左右坐下,其它人按次序落座。
吴道融急着想知道这些物资是怎么来的?问辛弃疾:“少爷,你们怎么把这些东西借到手的?您不是去了辽阳吗?”
辛弃疾哈哈一笑,“山人自有妙计!”
吴道融见辛弃疾不说,转过来对辛映天说,“映天,你最会讲故事,你来说。”
辛映天望向辛弃疾,见他点头,就站起来,走到大堂中间,开始讲故事。众人也不说话,听他滔滔不绝地把故事生动地讲述出来。
辛弃疾带着辛映天两兄弟在青县与仆散忠义分手,他们在马市购买了三匹快马,三人六马,日夜兼程,三日后他们到达辽阳府,完颜雍的治所。
辛弃疾入城并没有去葛王府拜见,在辽阳城内住宿休整一晚后,清早出城继续向东,直奔咸平府韩州。
耶律括里在韩州是个名人,他有谋克的官衔,又是韩州的铃辖,管理本地治安。在韩州找他好找,随便找个人一问,都会指路。
辛弃疾见到了耶律括里,两人相诉别后之情,分别介绍两地形势。耶律括里正为眼下的事着急,请辛弃疾帮忙拿个主意。
原来完颜亮计划南征,两年前就下令各地征兵,特别是要求所有的二十以上、五十以下契丹壮丁必须充军,日夜加以训练,充当南征宋朝的主力军。
契丹部落在辽国灭亡后,成为了金国的属民,金国为了更好地控制这些契丹部落,把他们赶到北方边境地区,一来可以防止他们发生叛乱,威胁到金国在中原的统治,二来可以让契丹部落帮助金国镇守西北边境,抵御北方蒙古族等草原民族的搔扰。契丹部落作为亡国的民族,为了得以生存延续,而且还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可以作主,倒也乐得清闲,相安无事。
完颜亮的征调令彻底激怒了契丹人,契丹人很清楚,完颜亮向契丹部落大量征兵,打的是一箭双雕的算盘,既可以充实金国军队的力量,为南征赢得更大胜率,还可以让契丹人充当先锋部队,充当炮灰,顺便剪除这些桀骜不驯的契丹人。
整个北方边境地区以临潢府为中心西北路都沸腾了,不安和躁动在地下涌动。
咸平府也不例外,征调令也已下达到谋克耶律括里手里。他是年前接替年老退位的长老当了谋克,管理三百户人马,这些人马都在后山训练。
耶律括里介绍完后情况后,“明天,朝廷的使者就将到达咸平府,核查征兵工作,我手下这些人肯定不会南下离开故土,年轻人坚决反抗。可长老们还在犹豫,他们希望保持现有稳定局面,不愿动乱,想通过谈判争取少征点兵。都不知道该怎么调和矛盾?”
辛弃疾建议耶律括里,先谈判,不能把族内长老逼到对立面去;再拖延,争取时间尽量减缓出征时间,抓紧准备;最后看形势,选择合适时机发动起义。
两人聊了一天两夜,还带着晓天、映天以及小菲去北边草原上骑马,看草原夕阳如血,碧草如毡,一片片五色野花点缀期间。
一清早,辛弃疾和耶律括里握手告别,带着辛晓天两兄弟纵马南归。
他们归心似箭,一路晓行夜宿,歇马不歇人,七天后就到达黄河渡口。过河后,没有直奔四横闸,而是奔往济南府东边的淄州,淄州虽然没有济南府和益都府大,但却是山东一个重要的物资供应地,那里有金国一个较大的兵器物资加工基地。
在那里等他们的不仅是那些物资兵器,还有庆余带着铁满风和二十多个辛家庄的庄丁。
庆余和铁满风以及范玉兰护送赵雪琪和众家眷从四横闸出来向北行进,到了大清河上船,船并没有把他们渡过河,而是沿着大清河向东走了一天一夜,再送他们下船。他们下船的地点没有在大清河北岸,依旧是南岸,下船后,车队向南行进,五天后到达海州。
从四横闸出来北上,只是为了掩仆散忠义的耳目,让他们以为家眷也北上投奔辽阳,以安仆散忠义的心,为蟠龙山多争取点时间。
在海州旁的一个镇上,他们找到了先到此处的香姨,把众人安定下来后,留下范玉兰和众家眷。
庆余和铁满风带着众庄丁和空马车返身北上,直奔淄州,在那儿等待辛弃疾。通过收买的内应,他们利用夜晚,俘虏守卫,打开库房,把上好的武器物资装满所有马车,趁着夜色悄然离开。
众英雄终于聚齐在蟠龙山。晚上,在大厅摆了一张长条桌,众人围坐在桌前,辛弃疾坐上首中间间,左边庆余,右边张无用,薛晋存、杨政、马全福、马全禄两兄弟、拔野古、蒙陈、思结、庆柯、铁满风和铁满尘兄弟、张宏、辛之恒、辛燕旗、辛春林、辛千锦、辛万捻等人分别在两侧坐下,吴道融和来二郎坐下首,大家举杯先敬在天上的辛赞老太爷,再遥祝北方的耶律锷,立誓:齐心协力!同舟共济!驱逐胡虏!光复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