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七月,在王大婶家的电话机前面,张正东拨打了中考查分热线,只见电话机里的系统语音:“考试姓名:张正东学号:*******语文:81数学93英语:59理综:106体育分:32名族加分:0分总分:371。”瞬间,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张正东在心里想,是不是搞错了,他又拨打了一次,怎么可能这么低,这不是我的成绩,他还是不相信,但事实就是这样,他又能如何!这个分数肯能连县高中都读不了,可能只能进臭名昭著的二中混三年了哦!
在这里说明一下:2009年的时候,贵州省铜仁地区的中考语文是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理综包括物理和化学一共150分,少数民族加分10分,张正东母亲是土家族,张正东父亲不知道是什么民族,后来就不知道怎么回事,张正东全家都变汉族了。
想起了打电话给班主任问问看,说不定他他有什么办法,怀着试一试的心态打电话给班主任,红着脸,很不好意思地说:“任老师,我中考考的很差,怎么办?怎么办啊?”。
说着说着就哭了。
任老师安慰着说:“不用怕,今年不光是你一个人考的差,全县都考的不理想,你这个分数可能有点机会哦”。
张正东用衣袖擦了擦眼泪:“真的?如果这样就好了,但是万一不上怎么办啊,可不可以补习啊?”。
任老师淡然地说:“不行的,补习的话只能填二中,填一中的机会都没有啊。”
张正东:“那为什么补习生就不能填一中呢?”。
任老师:“我也不知道,上面文件就是这样规定的,我们当老师的没有什么权利,只能照办就是了。”
张正东:“哦,知道了,谢谢任老师.”
张正东放下听筒,付了电话费,离开了王大婶家,飞奔一般跑回家,带动了路上的黄土飞扬起来,不是的听见几声狗叫声,此时的张正东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早点回家,找个地方藏起来,找个地洞钻进去。
回到家里,张正东来不及脱鞋,就跑到脏乱的被窝里,大哭起来。
他哭着哭着就睡着了......
知道下午七点过,爷爷奶奶从山上干农活回来,妹妹准备洗菜做夜饭了,准备叫张正东烧火。奶奶问:“正东呢,去哪里了啊,快叫他去抱点柴火,然后烧火做饭。”
妹妹张卓娅连忙应了一声:“恩!”
张卓娅到处找,可是不见张正东的踪影,最后去卧室屋里才发现张正东在床上睡着:“哥,快起来,烧火做夜饭了”。
张正东睡着很死,没有叫醒,张卓娅大声地叫,才把张正东叫醒。
他起来揉了揉眼睛,发现天已经黑了,只看到村子里几家人屋里的点点灯光,自家厨房里的灯亮着,不时的听见爷爷和奶奶在厨房的交谈声,不过灯光很微弱,厨房灯功率太小了,电费太贵了,爷爷奶奶舍不得电费。
张正东去柴房抱了些柴火,然后烧起了土灶,奶奶做饭,妹妹帮助洗菜淘米,爷爷在傍边抽着旱烟,不时的从嘴里吐出几口青烟。
爷爷一边抽旱烟,开口了:“张正东啊,我听卓娅说中考成绩出来了?你还到王大婶家去查分了,怎么样啊?”
张正东呆了呆,没有回答,因为他害怕,爷爷又追问道:“怎么样啊?”
张正东慢吞吞地回答了一个字:“差,差,差的很......”
刚说完就又哭了。
爷爷面无表情,显然是经过大风大浪的沉着的人,淡淡地说:“平时不好好刻苦学习,到关键时候知道哭了,男儿有泪不轻弹,知错就改就,以后就知道要努力了啊,我们农村人没有背景,没钱没势,只有好好读书,考个大学了,将来才有可能出人头地。这次失败了便不能决定你的人生。没事儿的啊。”
张正东默然,不知道说什么,只是一直在小声地哭。
张正东打电话也告诉了爸爸妈妈,张赵泽和田恩芬夫妇很担心,他们没有骂孩子没有给他们争气,怕孩子想不开什么的,本身知道张正东这孩子平时成绩不是说好蛮,也是一般的,这次考试考得很差,本来就很伤心了,不能给他在施压。
张赵泽和田恩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文化水平很低,在社会上有没有结交什么单位上的朋友,这是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但是为了孩子的前途,他们不甘心就这样让孩子不能接受和其他孩子一样平等的教育。
过了两个多月,快到到县一中的报名时间了,张赵泽和田恩芬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可又束手无策。正当他们觉得没有什么希望的时候,田恩芬的一个工友带来了一条消息,让张赵泽和田恩芬从新看到了希望。
这一天下班了,吃过晚饭,广东的六七月天气太热了,一个老乡出来散步,经过田恩芬们租房子的地方,这是田恩芬正在门外洗衣服,就看见了这位老乡经过:“老乡,来耍哈。好久没有看到你出来了。”
田恩芬从家里搬出了板凳,然老乡坐下,田恩芬停下手中的活,就和这位老乡摆谈起来:“老乡,你最近忙不啊?你们厂里活路多不啊?”。
老乡:“还可以,就是感觉累啊,一天腰酸背痛的。”。
田恩芬笑着说:“不苦不累,哪里能挣钱啊!”.
老乡:“是啊,对了,你最近忙不啊,厂里头活路怎么样?”
田恩芬:“一般了,最近让我头疼的是孩子中考成绩考的不理想,又不能复读,可能县中学都上不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啊。”
老乡:“他考的怎么样啊,多少分,可以交高费进去啊,现在好多中学都是这样的,你没有达到录取线,就交高费,分数差录取线越多,就交的钱越多。”
田恩芬:“谢谢你了啊,老乡,等会就在我这里吃个夜宵啊。我今天买了鱼。”
老乡:“不用了,我家里还有事呢,谢谢你的好意啊。”
老乡走了,田恩芬却非常高兴,老乡的话让她的心里有了念头,让她的心里有了希望,就像一个正在溺水的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她希望儿子靠读书改变命运,不希望他将来长大了,也和自己一样,做农民,打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