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方,周瑜派来对付金侯的人,那就更是个狠角色——建安都尉吕蒙。
虽然在建安五年,吕蒙的年龄比起金侯都还要小了一岁,但是,论个人军事能力,吕蒙真实的水平其实还要远在金侯之上。
周瑜选择他,那真是叫选对了。
只是,这个时空里,因为跟着金珏从起兵,一直到兵围成都城之前,一起经历了那么多可以称得上是非常神奇的战事,金侯这个原本历史上根本没有任何相关记录的无名之辈,不但因为金珏而彻底改变了他自己和周边相关之人的命运,这个极为聪明的孩子还从金珏的身上学到了十分宝贵的先进的军事经验和治政经验。
而这两种经验,在有得时候,并不是相互独立无关的能力,而是会相辅相成的能力。
有政治能力的将领,在压服占领地的时候,若是政治能力高的,做到用敌人境内的百姓为己用,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
实际上,在刘备出兵攻略江东之初的时候,金侯一个人不但在丹阳郡内打开了局面,而且,他在丹阳郡还做到了金珏在益州开始时都未能做到的,用敌人境内几乎所有阶层的人为己用。
在益州,金珏让手下人实施的‘撒豆成兵’分计划,实际上是将益州本地的士人、地方上的大中地主以及大商人与被他们一直压迫的普通百姓进行强行分割。
因为益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四塞之地,与外界的消息传递非常困难,在加上,金珏是真的没有自己染指九鼎,平定整个天下的意愿,才敢跨越数千年,把简化版的土地改革那一套用到益州这片地方。
不仅如此,在益州,在金珏军中还有好几个对金珏实施这种极有可能招致天下群雄群起而攻之地的战法的有利之处。
其一,金珏手中的主要兵力——无论是那些只是因为一个谣言的关系,便从全国各地非常盲目地蜂拥到略阳县投靠所谓转世天师的金珏的黄巾军余孽及一些能够一路排除万难随行抵达略阳县的少量黄巾军家属,还是汉阳郡中本身就信奉五斗米教的信徒们。
这些人都是除金珏这个穿越者之外,这个时空当中,最有可能站出来,以及曾经站出来反对东汉末世家或者地主阶级的人。
黄巾军之乱中,黄巾军的主力其实就是那些一直被地方上的世家和其他大中地主、富商们压迫到已经无法生存的地主阶级。
其二,东州兵作为客军与益州本地人之间已经逐步恶化到势成水火一般的矛盾。
刘璋的父亲刘焉当年在益州收拢大批从南阳郡、关中三辅和凉州逃入益州的百姓,设立了东州兵,也由此,因为刘焉和刘璋父子对军队的掌控力并不强的缘故,故而,东州兵自设立之处,便开始变得娇狂起来,他们不敢欺负当地的世家,却敢欺负益州本地的百姓,这也就引起了客军与本地人之间非常深的矛盾。
这种现象,尤其是在成都城内外,以及蜀郡靠近成都城周边的各县显得尤为严重,同时这也是金珏和魏延的手下在实施‘撒豆成兵分计划’当中,在成都城周边地区百姓在听到金珏派去的士人详细解释之后,反而比益州替他各地的百姓更加积极响应,极其愿意加入到这个计划当中去的一个根本原因所在。
可是,在刘备与手下谋士们商议攻略江东计划的时候,居然为了给关羽和张飞都找到表现其军事能力的机会,刘备最终拍板决定,将丹阳郡的任务交给了他的两个兄弟,而将显然在丹阳郡做得更加出色的金侯,重新给他分派了攻略吴郡的任务。
虽然之后,金侯在吴郡也做得同样极为出色,但是,事后再回想起来的话,若是在当时,刘备干脆就让金侯率军直插丹阳郡南部,由他去攻取并守卫丹阳郡南部诸县,以防止周瑜带兵进入丹阳郡的话,刘备军在江东所能取得的战果就完全不同了。
甚至于,刘备干脆更加大胆地启用金侯担任总大将,由他率领刘备军已经渡江长江的主力部队去进攻由孙权死守的宛陵县的话,说不定,金侯有能力在周瑜反应过来之前,就攻下由孙权精兵把守的丹阳郡州治。
后来,金珏从张龙那里得到并看完有关江东三路军阀相关战报的详细记录之后,与贾诩评论的时候,就曾经发表过这样的观点。
金侯也坦诚,虽然他并不后悔将金侯放逐会徐州,当时,现在的他也已经无法能够准确的评估出金侯这小子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在军事方面的能力的上限究竟在哪里了。而且,他还提到,将来,他挑选出来的皇帝候选人,带兵攻略大汉东部地区的时候,将要遇到两个非常强劲的对手。
以往,金珏认为周瑜和徐庶就是他所担心之人,可是,经过江东一战之后,他认为,金侯已经事实上取代了徐庶在他心中的位置。
因为两人的观念有很大的分歧,由于小时候经历的关系,金侯这小子打起仗来,还是有些嗜杀成性的,而这恰恰却是金珏最不能容忍手下的类型。
当初,因为在地方上遭遇来自当地世家的强力反抗,而损失了手下大量的兄弟,是故,在那一战之后,金侯公然拿起屠刀,屠杀一个庄园里所有无论男女老少,杀得那个庄园里在战后居然出现了寸草不生的奇景。
当时,金珏在质问金侯的时候,就曾经问过他,在拿起屠刀的时候,他就没有想过他自己的父母究竟是为何而死吗?
金侯那个时候的所作所为,又与曹操那位为了一己之私,在徐州发动第一次徐州之战中的大肆屠杀无辜徐州百姓的行为,又有什么不同呢?
贾诩虽然并不如金珏和刘备那样了了解这样一个一路从士兵成长为将领的年轻将领,但是,他在分析过具体的战报后,也表态同意金珏的这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