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官凭印,孙先生,在下方才说得这些全都是有据可查的。王商利用刘璋对他的信任,利用自己蜀郡太守的权利,将从百姓手中巧取豪夺来的土地全都办成了正式的地契,故而,王家人,以及王商王累父子在益州培植起来的党羽,他们的家中,上至九十岁的老翁,下至嗷嗷待哺的幼子,名义上都有上万亩的良田。
不仅如此,后来,我们才发现,刘璋手下的东州兵之所以会一直侵夺蜀民,与蜀兵不和,也是王商父子暗中挑唆的。他们利用手中的职权,克扣了一部分刘璋分配给东州兵的粮饷,那些从关中三辅和南阳郡的东州兵一旦吃不饱,他们又不敢向上官闹事,于是乎,只能朝普通的蜀人下手了。
更何况,蜀兵脆弱,是东州兵亲自见识过的,时间久了,这些东州兵就失去了敬畏感,再加上前任益州刺史也的确是掌控不住这些东州兵。故而,在下估计,即便没有州牧大人这次出兵夺取益州,益州的事态也会在王商父子暗中搅扰下,迅速恶化下去。
再加上永宁郡太守赵韪一直都在虎视眈眈地盯着成都城内外的事态变化,可以说,一场席卷整个三蜀,甚至是整个益州中部地区的大动乱其实早就已经在酝酿。州牧大人出兵,刚好打乱了赵韪,以及王商王累父子暗中的绸缪。”周群到最后,又向孙乾爆出了益州一大隐秘之事。
事实上,正如周群所说的那样,原先的历史上,赵韪正是借助三蜀军民对东州兵的怨气,在建安五年的时候,起兵准备推翻刘璋的统治,只不过,他大大高估了自己统兵打仗的能力,以及蜀兵的脆弱程度,而东州兵虽然都是客军,但是,他们并不傻,也知道,在当时,一旦刘璋被推翻了,他们的下场肯定会变得非常凄惨。
故而,才会拼死保刘璋。
于是,刘璋靠着东州兵拼死击败了赵韪所率领的叛军,最终坐稳了益州刺史的宝座。
但是,在这个时空里,刘璋背后所依仗的东州兵,在金珏自身就是三辅人以及吕布突然现身于新都城城下的情况下,反倒成了金珏的助力,成了金珏最终能够顺利将刘璋手底下十余万大军合围于成都城中的根本原因所在。
与赵韪不同,一旦刘璋被金珏赶下台,东州兵以为,作为三辅人的金珏一定不会将他们赶尽杀绝,一定会收编他们的。
当然,最后的事实,与东州兵所思所想并不完全相符。
金珏接纳了刘璋的投降之后,先是将东州兵一分为二,其中属于南阳籍的,全都被魏延和傅彤二将瓜分,后来,因为形势有了变化,两将所掌控的东州兵中的南阳籍士兵又一次换了主将,他们全部先是跟着魏明去了河内郡东北部三县,以及黑山之中,参与了之前的黑山军计划。
接着,一部分跟着魏明现如今潜入到了现在还在曹操控制下的豫州各郡县,在暗中阻遏曹操移民于关中的行动。而一部分则干脆就留在了河内郡,由金珏新任命的主将,琅琊莒县人徐盛统帅,在那里继续执行金珏制定的黑山军计划的后续计划。
而东州兵当中的关中三辅籍贯的士兵,先是被引到了汉中郡,后来,其中大部分都留在了汉中郡,成为了汉中郡守军中的主力,少部分被成廉从中挑选出来的精锐部队,参与了之后成廉主导的夺还陇西郡之战。
对了,还有一部分被孟达带到了南中都督的任上。
孟达出身于富豪之家,他的父亲孟他当年能够从宦官手中买到凉州刺史一职,足可见孟家的富裕程度,故此,当金珏任命孟达担任南中都督一职的时候,孟达请命想从他和法正当初从刘璋手中骗得的那三千东州兵中,挑选一部分与他一起上任,对此,金珏准了。
若是由三辅籍贯的士兵愿意跟孟达去南中那个鬼地方上任,那也是孟达自己的本事,金珏又怎么会拒绝呢?更何况,东州兵在刘焉父子的掌控下,已经有不少都变成了兵油子,让他们跟着孟达一起去南中,不刚好可以以毒攻毒,让这些兵油子却对付当年的蛮族人。
至于孟达会不会因为这些兵油子而打了败仗,金珏就不会考虑,因为,他已经在暗中布置了后手——句扶被后世之人称为蜀汉后期五虎将的父亲句明,现在已经被金珏任命为以前被称为键为属国,现在被称为朱提郡的太守。
金珏见过这位当初,父子二人同时建议汉昌县板楯蛮人族长句璋出兵投效金珏军的有功之臣,经过交谈之后,他发现,这个句明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是个能力不俗的智谋之士,只不过,因为身体不好的缘故,才会在他们老族长病逝之后,失去了继承族长的权利。
经过考虑,金珏才任命句明担任朱提郡太守。
首先,句明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他毕竟是益州人,又是蛮族出身,比较适于朱提郡那种,既不靠南,又与益州中部没有太大区别的的气候。
其次,金珏身边不缺智谋之士,尤其是贾诩投效他之后,他更倾向于将除了贾诩之外的谋士派到外面给他效力,而不是困在自己身边。
当然,像刘备那样使用旁通道做法,也并不是金珏所推崇的那样,最好的搭配,就是一将配一个谋士的模式。
就比方说,现在在益州之外活跃的金珏军。
具体如下,
在关中三辅的左冯翊郡东部地区,魏延搭配金珏的同乡扶风人法正。
在南阳籍,傅彤搭配傅干,傅干虽然是金珏的好友,但是,他的叔父傅巽就在荆州刘表麾下效命,有这层关系在,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遮掩他之前曾经投效于金珏麾下的事实。
以此来打消性格多疑的刘表,现如今,傅干主动请缨到江夏郡去担任郡丞一职,之所以能够成功,其中就有其族叔父傅巽的举荐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