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窑鸡和窑番薯,李朝斌还端出一个砂锅炖的杂鱼汤。
“这些鱼,是在山上的小溪里抓的,完全没有污染,绿色有机呢!徐红,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在村里,看大人去水圳里抓鱼吗?那时候,我们的口水都能流三尺长呢!”
李朝斌的话,勾起徐红心底的尘封已久的回忆!
怎么会不记得!
那时的小竹村,家家户户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改善伙食只有两个方法来得快,一是上山打猎,二是下水抓鱼。
上山打猎要有勇气和技术,而下水抓鱼,有时候紧靠蛮干就可以得到。
于是,每隔一段时间,村前村后的水圳,总有人围堵一小截,把中间那段的水戽干,在泥里或水草中,摸鱼儿。
那时候,徐红和李朝斌都小,不可能下水去摸鱼,只好无比羡慕地看着比他们大的孩子或者大人摸鱼。
这一看,就一直跟着看,连脚步也不由自主地跟到人家家里去。
那个年代,村里人都是淳朴的,见孩子盯着大人吃,挪不开脚步,大都会盛上一碗鱼汤给门口的孩子喝。
在徐红看来,那简直就是世间最好的美食。
“斌古,没想到,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的事。”徐红啜了一口鱼汤,“不错,就是我们小时候喝的那种鱼汤,鲜美,可口。”
“是啊!一晃一二十年过去了,没想到,当年的小丫头,成为小竹村的致富带头人。以前,是我们在别人面前眼巴巴地想喝一碗鱼汤。现在,是你带着村里人吃香喝辣。”
“别那么多感慨啦!来,你也吃点,喝点,我看你忙乎了小半天,都没怎么吃呢!”
“没事,你们吃得开心就好!”
李朝斌一边说,一边用深情的目光看着徐红。
清清也在,徐红不好迎合李朝斌炽热的目光,只好稍微转身,当作不知道。
第二天,徐红和李朝斌去东平市区。
当教育局长文志明看到徐红在自己办公室门口时,大感意外,马上请徐红进来。
“徐总,不,我还是叫你徐理事长吧!今天真是个好日子,能迎来你这样的贵客。来,来,请里面坐。”
文志明叫徐红理事长,是因为徐红是青青公益的理事长。对于青青公益在东平的贡献,文志明可是很清楚的。
“文局长,我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你别嫌我多事就好!”
“我最欢迎像你这样有能力做事的人找我,你找我,说明看得起我,我求之不得呢!”
落座后,徐红把李朝斌起草的“青青集团关于开办连锁幼儿园的可行性报告”递给文志明,然后观察文志明的反应。
文志明快速地扫了一眼报告的题目,心里一惊:徐红真不愧是徐红,在捕捉社会热点的同时,能敏锐地找到商机。
随着华夏国二胎政策的放开,办幼儿园,特别是高水平的幼儿园,那是妥妥的赚钱啊!
徐红的实力,文志明是清楚的。记得当初徐红在小竹村办了一个托儿所,说是托儿所,但全市的幼儿园都比不过这个托儿所,无论硬件还是软件。
后来,徐红又不计回报,无偿捐资一百万给老岭小学。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