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家的感觉
舒月带着王冬梅和眼镜技术员仔细介绍了自己的要求,问两人意见。
王冬梅虽说是公司经理,但是她对这方面不懂,看向技术员,技术员扶了一下眼镜,道:“可以的,虽然有不少特殊要求,但是装修上并没有增加什么难度,我们能够胜任。”
按照昨晚和李涯商量的,舒月给出了两千块的装修费,这只是人工费用,不含材料费。装修这么一小个房子,装修费根本要不了这么多,不过都是待业青年,该扶持一把。
王冬梅不知道具体价格,但是也隐隐觉得多了,毕竟是两千块,她看向技术员,技术员出声道:“但是装修的人工费要不了这么多,加上材料费都差不多够了。”
舒月笑道:“你们现在是刚创业,手里又没有钱,做起来很困难。我们能帮一点就帮一点,等你们发展起来了,以后我们还有合作的机会呢,算是提前投资了。”
院子里的两个棚子,是用木头和瓦片搭的。一个年纪很大的工人,应该是老知青了,指着棚子问李涯:“这两个棚子真的要拆啊?”
李涯点头说道:“你看,这房子建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建这两个棚子。留着不好看,就像一道伤疤似的。这里以后就两个人住,房间多余的都有,留着这两棚子也没有用。”
他往窗户里面看了看,里面只有一个没安铁锅的灶台,其他什么都没有了。这时候生活物资匮乏,搬家的时候能带走的都带走了。他问道:“棚子拆下来的木板柱子能不能给我?”
李涯笑道:“拆了自然要扔的,你要就拿去。还有瓦片,城里或许用不着,但是可以拿去给郊区的亲戚用嘛。”
看了一圈,然后王冬梅他们就回去,分派任务,一些准备装修材料,一些带着工具先把该拆的拆了。
购买材料的钱舒月已经给了,又有建筑队的介绍信,买材料很顺利,然后建筑队派车直接拉到李涯房门前。他们这个服务公司挂靠在建筑队,所以才能正常动工,如果不是这样,不说人家不卖材料给他们,就是找辆车拉货也找不到,现在人的观念,还停留在车子是公家的,只给给公家干,就算闲着也不能给私人拉活。
房子开始装修,李涯两人每天去一次看看有没有出错需要返工,就没事了。所以,趁着天气好,四处逛逛。弄堂怀古,江边凭栏,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江的对面,就是浦东,这时的浦东,还是浦东县。一眼看去,就是农村的样子。“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如果李涯也是这时代的人,他肯定也会认可这句话。浦西开发得早,现在是上海城中心,是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浦东,是农村。谁也不知道,浦东开发之后,一条条跨江大桥、一栋栋摩天大楼建起来,经济飞快地蹿升,境内几百家金融机构落户、国内国际大企业建立分支机构,使得浦东快速发展成为上海主要支柱。
浦东要九零年才建立新区,而土地拍卖要八七年才开始。现在虽然还早,李涯也决定要参合一脚,说道:“你看对面浦东县,以后得买一大块地,等土地可以拍卖的时候记得提醒我。”
舒月虽然不像李涯那样知道浦东今后的繁华,但是她能够推断得出来。上海现在就很大了,随着经济发展,肯定会扩大城区范围;另外,上海港口就那么几个,货物吞吐量增加不了多少了,随着出口增加,必须得新建港口。这样浦东对上海来说就很重要了,如果再有国家政策支持,像深圳经济特区一样,发展肯定快速。
建房子当包主公很赚钱,这个地球人都知道。但是,李涯并不是为了要赚多少钱,他还没有被钱迷住眼睛。房产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没有多大用处,真正能够使得一个国家富裕强大起来的,还是技术!只是如果在有这么些房产在手,他就可以放心地投资技术研究,就算最后失败了,那也有这么一片房子在手,不会一夜回到解放前。他自己投资失败无所谓,就算回去种地也饿不死,但是,得为家人考虑嘛,谁不想自己的儿女后代过得好?李涯上一世的人生告诉他,就算是有钱人,也有许多人破产。所以,他就算对自己有信心,也同样要多做些准备,不要最后死得很难看。
一个星期不到,房屋就装修好了,包括扩大地窖。他们装修的材料简单,没有用含甲醛之类的材料,所以装修好就可以入住了。
李涯早就厌烦了住招待所,也不用看日期入住了,直接去商场买了全套生活用品,又到东方发展银行拿了两套檀木的桌椅,开始布置新家。
王冬梅带人帮忙布置,她借来了相机,布置好之后拍几张相片,这是她跟舒月说好的。这些相片可以作为他们以后装修的模板,也可以揽活的时候拿出来向对方介绍,增加说服力。
有人帮忙,中午时分就完成了,看着装修一新的房子,李涯发自内心地高兴,这里,以后就是他的新家了。
帮着干活的工人也羡慕,房子宽敞他们已经羡慕过了,让李涯得意的两套檀木桌椅他们也觉得无所谓,电视机也有人家里有,但是刚装上的冰箱和洗衣机,他们之中可没有一家人有。
王冬梅他们拍完照片,拒绝了舒月挽留,急匆匆地离开了。
下午李涯陪舒月去买米买菜,两人总算吃了一顿舒心的饭。
吃过饭,洗碗之后,已经是傍晚时分,折射下来的太阳光线显得有些昏黄,晚风轻轻吹拂着,正是散步的好时候。两人出门散步,顺便把垃圾带出去扔了。
第二天,舒月起得很晚,十点过才起床做饭。而李涯,还没醒呢。可以想见,昨晚他们睡得很晚。
舒月做好饭,叫李涯起床。李涯翻个身抱着被子,哼唧道:“还没睡够呢,过会儿再叫我。”
李涯起床吃饭的时候已经十二点过了,吃过饭,舒月催着李涯出门。既然留出了书房,那就得有书,现在书房里一本书也没有,怎么能称为书房?所以舒月打算去买些书回来。
买书是大工程,不能一去书店就挨着拿,那很浪费的,所以首先拣两人读过觉得不错的书拿,其他不熟悉的可以慢慢看介绍,觉得不错的才买。
第一天很顺利,买了不少。书店店员对于两人买这么多书非常羡慕,不说人家有知识有文化吧,最起码有钱啊,这么多书,要一大笔钱,可人家拿钱一点也不心疼。
舒月逛了一天书店,买了这么多书很满足,可是李涯却成为搬运工,扛着一大捆书走。
当天晚上,舒月禁止李涯动手动脚,说道:“早点睡,要不明天早上又起不来。明天得走远点,到外滩那边的书店看看。那边是城中心,书店多,书多,肯定能找到更多好书。”
书是多,可是,没有武侠小说,娱乐匮乏的年代,李涯需要的更多是能够使自己放松的、能给自己带来欢乐的书。其他专业性太强的书,比如管理学、经济学、技术等书籍,李涯看着就觉得头大,不想学。
《易》曰: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人类发展了几千年,知识传承无数,谁也学不完的。对于李涯来说,学习新知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思想不蜕变。不然,学再多懂再多最终也未必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