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小说吧 > 其他类型 > 观点,不一样的电影 > 不要再说自己精神分裂了,精神分裂多严重你知道吗?《致命ID》

不要再说自己精神分裂了,精神分裂多严重你知道吗?《致命ID》(1 / 1)

<>与正常人的区别是,精神分裂者可以因为精神病免受刑罚,而脾气坏的人犯罪依然要坐牢。

《致命id》就是一部讲述精神分裂的电影。它用了一个“谁是凶手”的情节设定,带着观众进人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故事在一开始,讲述了一个变态杀手即将被送上电椅的故事背景。变态杀手麦肯的律师深夜找到了法官,描述了麦肯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情况。此时的麦肯正在押解过来的途中。1

镜头一转,来到了郊区的一所汽车旅馆,旅馆内所有的人都是因为暴雨被迫在此停留,正巧押解犯人的车辆也在其中。旅馆中很快出现了第一名死者,头被砍下、躯干不知所踪。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由于暴雨阻隔公路、电话也打不出去,他们只能自己破解杀人谜团。2

旅馆中的人形形色色,有离职警察、妓女、旅馆老板、囚犯、押解员,还有一对夫妇带着自己的儿子同样被困在了此地。当所有的人聚集到一起,打算找寻凶手时,他们发现囚犯已经不知所踪。这些人坚定的认为逃走的囚犯就是杀人凶手。3

当押解员与离职警察找到囚犯,并且将他五花大绑之后,他们认为自己已经脱离了危险。可谁知当他们再次见到囚犯时,他也被人杀死,很明显凶手另有其人。看到这里,因为饰演押解员的雷利奥塔多数扮演反面角色,我便认为这个押解员会是杀人凶手。4

随着故事继续的进行,原来囚犯有两个,此时的押解员也是其中一名囚犯,他杀死了警探,自己乔装成了押解员。而此时离职警察的状态越来越恍惚,突然他进入了另一个场景。

法官、律师、精神科医生等人都坐在他的旁边,离职警察被绑在一张椅子上。精神医生告诉他,其实自己是变态杀手麦肯其中一个分裂人格,并且旅馆中所有的人都是麦肯的分裂人格。精神医生告诉离职警察,只有找到麦肯杀人的那个人格,并且将他杀死,其他的人格才能得救。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被困在旅馆中的所有人生日都是同一天,他们都生活在一个身体里。5

关于人格分裂,指的是在人的大脑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意识,他们都有自己的记忆,都有自己的生活,他们可能有男有女、可能有好有坏。在现实医学领域人格分裂并不神秘,因为患者先天、或者早年的经历,都有可能出现多重人格。6

在医学时间领域,患者如果早年经历性侵害、家庭暴力等身心伤害,就有可能出现其他人格。这些人格中有负责在侵害时承担痛苦的角色,也有在对抗侵害时以暴制暴的角色。这些人格一旦形成,他们就有了自己的独立的思维。也就是说,可能这些人格具备人物个体之前的记忆,但是随着个体的成长,每个人格与个体本身的人格差别会越来越大。负责承受痛苦的会越来越懦弱,负责以暴制暴的会越来越恐怖。

在长期的内部人格的较量下,个体本身的人格不一定长期处于优势。当其中有两个人格可以控制身体时,这便意味着人格分裂的开始。每一个人格控制身体时做的事,其他的人格是不知道的。

电影中麦肯杀手的人格就是在人格形成时的负面产品。对于一个暴力人格来说,如果他不知道自己多个人格之一,由于在身体内对其他人格经常施以暴力,当他控制住身体时也会将现实生活中的人当成是自己暴力侵害的对象,犯罪也就产生了;如果暴力人格知道自己是多个人格之一,他们通常会利用自己控制身体的时间实行暴力。当暴力行为结束后,他会退回到身体中,让其他的人格登场。7

有一本书名叫《24个比利》,这本书讲得并不是一个人格分裂的故事,而是精神医生记录比利所有人格的过程。比利曾经在迈阿密犯下多宗强奸案,经过精神医生的证实,在比利的身体中有多达24个人格之多。

每一个人格的智商都是不同的,比利的人格中,那个暴力者就属于高智商犯罪。他明知自己只是比利其中一个人格,故意在自己控制身体时实施性侵害,满足自己的**。每当性侵害结束,他便会主动退回到身体内,让其他人格登场。

离职警察得知自己只是其中一个人格的之后,回到了旅馆,此时旅馆内只剩下几个人格。离职警察在与冒充押解员的犯人激烈搏斗之后,虽然杀死了他,离职警察也因为射中数枪身亡。故事似乎是以一个美好的结局结束,但事实并非如此,真正的杀人犯还在其中。

人类的思维是很神秘的,多重人格障碍已经得到了医学的证明,但是生活中很多精神现象依然难以解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经历,当自己愤怒或者开心时,做出的事情与决定相对自己冷静时完全不同。排除那些企图博得怜悯而装作后悔的罪犯,有很多冲动犯罪者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自己在犯罪时脑海中一片空白。8

这就证明,更多的时候人们不会出现不同的人格,而是会因为情绪让自己的身体失控。可能是特定的环境引发了身体的某种机制,同样面对暴力,有些人表现出的懦弱,有些人表现出的对抗。每一种选择都是人之常情,对我们产生影响的是这些选择之后,我们思维有没有也跟着做出本质的变化。换句话说就是,懦弱的人总是在一次次的欺凌经历中变得越来越软弱,暴力者也是通过一次次的武力越陷越深。

这种思维的变化在家庭暴力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并不是所有的施暴者在结婚之前都已经具有暴力性。在更多多的新婚家庭中,婚前夫妻双方都是普通人。他们在生活的摩擦中,各自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趋势,施暴者认为暴力的解决方法效率更高,受害者也认为忍受是最好的应对方法。人类长期的重复一种行为,不只会产生肌肉记忆,思维模式也会改变。9

电影中每一个形象都是我们大脑的缩影,每一个人心中都会用愤怒、喜悦、悲伤、懦弱等等方面。每种我们日常挂在脸上性格,都是经过长期筛选的决定。我们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因为你对某种情绪的放纵不止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也可能像电影中的麦肯一样,最终因为情绪塑造出一个人格,然后将本来的自己赶下人生的舞台。<>

最新小说: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九零福运小俏媳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八零好福妻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谍海偷天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