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军说道:“我怎么觉得这个有点像清朝时候的鸦片战争要开打的前奏。”
马太师说道:“我继续往下说了。荷兰人决定了对明朝动武,于是,开始筹集枪支弹药,准备后勤粮草,于是,荷兰人的商船和战船,源源不断地从雅加达运到了台湾的大员。”
郑海军问道:“明朝人当时就没有发现荷兰人要对明朝打仗吗?”
马太师说道:“明朝人当时发现了。邹维琏是一个非常务实,非常精明的一个人,荷兰人的船只在中国领海出现,而且越来越多,邹维琏就断定,荷兰人不怀好意,于是,派出了探子进行打探消息。结果,一打探,还真的猜对了,荷兰人果然要对明朝动武了。”
郑海军说道:“邹维琏要准备战争了吧?”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对的,邹维琏立即准备了海上的军事部署,应对荷兰人的进攻。时间来到了崇祯六年,也就是1633年,料罗湾海战,正式开打了。”
“又打仗了!马太师,后来呢?”高峰义问道。
马太师摸了摸胡子,说道:“四月份,战争的前奏开始了。荷兰人在以台湾的南部大员为基地,出动了战船六艘,对来往的中国商船进行抢劫。荷兰人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中国福建沿海的船只进行掠劫,逼使明朝朝廷答应他们的贸易需求。为了给明朝留一个好的印象,荷兰人还下了一条命令,在抢劫中国船只的途中,千万不要打死中国人,而且要尽量降低中国人民的伤亡。”
“马太师,这条命令也太狗血了吧?”高峰义问道。
郑海军说道:“只劫财,不要命,留个活路,这样其实也不算坏到底。”
“大郑,这还不坏?抢都抢了,这已经很坏了。”高峰义说道。
郑海军说道:“马太师,后来呢?你继续说吧。”
马太师问道:“大家知道,为什么荷兰人选择四月份出来抢劫中国商船吗?”
李雅丽摇了摇头,说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我也不知道。”高峰义说道。
郑海军想了一会,说道:“马太师,是不是因为台风的原因?”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对了!四月份开始,一直到七八月份,南洋,也就是东南亚,会有很多台风,所以,在南洋经商的中国人,这时候,就会从南洋回到中国大陆。”
郑海军说道:“马太师,按照你说的,荷兰人也太坏了吧?趁着我们中国人回家的时候,专门来抢劫?”
马太师说道:“嗯,他们做起坏事来,还真是够坏的。”
郑海军说道:“马太师,郑芝龙呢?他怎么不出海保护中国商船?”
马太师说道:“郑芝龙,这时候也出场了。邹维琏得到中国商船被抢劫的战报,立即命令郑芝龙出海保护中国商船。郑芝龙接到命令,就出海了,看到荷兰人的战船,就跟他们对峙起来了。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说荷兰人当时的海上武器装备,也不得不说中国的海上武器装备。毕竟在海上打仗,打的就是武器装备啊。大家说,你开一个小木船,敌人开一个铁甲战舰,你打得过吗?”
“马太师,这还用问,人家一个大炮打过来,小木船就翻了。”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摸了摸胡子,说道:“所以说,武器是非常重要的。我先说说当时的中国战船吧。当时明朝的中国海军,最主要的船,是帆船,当时蒸汽机没有发明,所以,荷兰人的战船也是帆船。大家都是帆船,说明动力上,大家都没有明显的差距。中国的战船,在当时的英语中,中国帆船被称为junk,音译过来,就是文献史料上面的戎克船。”
“戎克船?这名字听起来好洋气啊,什么意思呢?”高峰义问道。
马太师继续说道:“戎克船,就是专门称呼大明朝的中国式帆船。当时的中国式帆船大量出现于中国近海、南洋各地,欧洲人都知道中国中国式帆船确实很特别。大家听说过郑和下西洋吧?”
郑海军说道:“郑和下西洋,这么出名的历史事件,肯定听说过的。”
“对,郑和下西洋,老子小时候学课本就听说过了。”高峰义也说道。
马太师说道:“郑和下西洋,当时有一种船,叫宝船。”
“马太师,宝船是不是专门用来装宝的?”高峰义问道。
马太师笑了笑,说道:“宝船并不是专门用来装宝的。它是一种大船的称呼。”
“哎呀,怪我读书少了。”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继续说道:“宝船,在当时,是最大型号的中国帆船,长约100多米,宽度约50多米。郑和下西洋的年代,宝船是最大型号的战船了,上面挂了9根桅杆,这种船的排水量呢,经过现代科学的推测,可以达到两万多吨。大家可想而知,在利用风力进行航海的帆船,9根桅杆啊,上面挂满了帆布,动力是相当可以的。”
郑海军感叹道:“9根桅杆,两万多吨的排水量,厉害啊。当时的技术,能做到这么大的船吗?”
马太师说道:“可以的,不要小看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当然了,郑和并不只是有宝船,他们还有马船、粮船、坐船和战船等等,根据不同的桅杆数量、船的大小分别进行称呼。我在这里简单地说说,马船是挂8根桅杆的,排水量大约是一万多吨的船。粮船,可不是单单运输粮草的,它也是一种战船的型号,挂7根桅杆,排水量大约是六千多吨。坐船,挂6根桅杆,排水量大约是三千多吨。战船呢,挂5根桅杆,排水量大约是一千多吨。”
郑海军问道:“郑和下西洋的年代,距离郑芝龙的年代应该很远了吧?”
马太师说道:“对的,郑和下西洋的年代,是明朝初期,郑芝龙的年代,是明朝都要灭亡了。所以说,他们两个人相差了两百多年。到了郑芝龙的年代,郑和当年的大船,已经不适合时代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