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公司这批下岗人员中,老郑觉得自己是最尴尬的。到5月底,老郑在科汇集团干了满30年。30年的美好时光,老郑像一名无比忠诚的水手,一直在科汇这条船上默默地摇橹摆桨,距离到岸后平安着陆的日子也就剩那么一段距离!突然,毫无征兆的要被抛下船了。——这就好比一头正四蹄紧蹬全力向前拉犁的牛,骤然前脚踏空,身子直线样从高高的山崖上凭空坠落,老郑大脑一片空白,从里到外一下子空荡荡的。
老郑参加工作是接父亲的班,起初在鹰都市供销公司做售货员。郑老爷子身体不好,当初为搭上最后一班车,自己便提前退休,老郑接班上岗。后来,供销公司、食品公司、百货公司合并,成立科汇集团,在鹰都市名声在外,老郑也自豪地成为这个市商业系统最大国企的一员。老郑人踏实,干活“扑身儿”,还听话,领导叫干啥就干啥。不论在哪个店,都很受欢迎。30岁那年入党,成了重点培养对象。岗位也从一线售货员调整为仓管——这是老郑最自豪的一段过往。
郑老爷子看着儿子娶妻生子,又工作稳定,隐隐有了向上发展的迹象:一激动,一口气没上来,多年的心口疼犯了。住进医院后并没多久,老爷子觉得不行了,把儿子叫到身边,非常欣慰地,“我没啥遗憾的。——这么多年,现在你已成家生子,工作稳定,这又入脸……我可以放心地去底下见你娘了。——记住,社会很复杂,做人不容易。一个上班的工作人员,在单位一定多干活,听领导的话,总不会错的……”郑老爷子了无牵挂,走的坦然安心。
老郑牢记嘱托,做事更加勤勉,领导安排的事,工作上有需要,绝对不讲条件,不论刮风下雨务必完成……这一干又二十年,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各类证书年年都没跑儿过。老郑在人前人后也因醋气十足,深以为傲。老郑还断断续续跟着老会计学习,到食品公司后就兼职成了会计。食品公司老经理对老郑也很器重,有啥事都和他商量,生病不在期间,就干脆让老郑代管了。
这也是尚云当初动员老郑参加竞选的一个原因:人,可靠!
很快尚云也明白了:市场经济下,做企业单纯人可靠不行!那要实打实有几把“硬刷子”。否则就像刘青年的——虽然他听着很别扭——要么是英雄,要么就只能是狗熊!这使他后来干脆放弃了食品公司:没有可用的“人”。
尚云从徐经理那里了解了些刘青年的情况,觉得是个人才。可他知道:根本不可能!钱大旺那关就过不了。——于是,食品公司只能关门,老郑以及一大批和老郑一样,兢兢业业干了数年数十年的员工,一夜之间“下岗”了。
——这是个新事物,也是个新开始。
随后的半年多时间里,老郑他们越来越习惯了这个词,“下岗”!因为鹰都市接连又有不少企业职工进入这个行粒棉麻厂、纺织厂、粮店……从商业到工业,从市里到县里,无数让人引以为豪的国有企业忽然间消失了,快的让人无法接受,跟做梦似的!
——但人们最终痛苦地发现:哪是做梦,自己就是真的无班可上了。很彻底、很干脆,一点念想都没留……
老郑领完了补助金,一路黑着脸回到家。老伴儿在科汇商场做营业员,也知道食品公司的事。儿子正上初中,住校。家里平时就他们两口子。
晚上老伴儿做好饭,老郑躺在床上没出来。老伴儿走进里屋,看老郑在黑漆漆的房间里躺着,直直地瞪着俩眼。
“你没睡啊!”
“睡了。睡了好几觉了,但眼合不上!想做个梦都不成……”
“想做啥梦?”
“做个忘掉的梦!——把过去几十年,把科汇、鹰……都忘掉……可是怎么也忘不掉!”老郑有些混浊的眼里滚出两颗亮晶晶的泪花!
老伴儿知道老郑心里难受,怕他弄出啥事来,安慰,“不是还有一笔补助吗?——我们本来也都快退休了,孩子也大了,日子总能过的去。现在不是你一个人下岗。看这形势,以后人多着呢,有些比咱强多了,也一样的。”
老郑忽地坐起。“你的是。我们徐经理也一样,还有那刘青年,是个大学生呢!”
老郑想起徐经理带他们吃饭的事,了徐经理如何哇哇痛哭,一块吃饭的人如何陪着哭……两人唏嘘了一阵子。老郑这才感觉轻松了许多。
老伴儿:“反过来想,那个叫刘青年的的也对。就那么耗着,还不如一刀两断好。以后咱各凭本事,吃香喝辣都自在。不生窝囊气!”
老郑情绪缓和了许多,很认同老伴的话。他下了床,从角落里拉出一个箱子来。“我也是听了刘青年的话,这几都琢磨好后路了。”打开箱子,是一堆有些旧的修理工具。“这是食品公司仓库里留下的。放了好多年,都好好的正常用,我把它搬回来了。”
“这干嘛呢?”老伴儿没看明白。
“修理工具啊!——我看好了,咱们家南边有片空地,正好可以支修车摊子。这么多年一直骑那辆大飞鸽,我早会修了!”
“你,不怕人笑话?”老伴有点不敢相信。
老郑反倒泰然地“笑话啥?——人家刘青年大学生还摆摊呢!只要落着实惠,凭本事吃饭,有啥笑话的……”
第二,等老伴上班走了,老郑真的搬着一箱工具,在家门外的马路边上,堂而皇之的开始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二个职业:修自行车。认识老郑的人不少,毕竟就在家门口。老郑也不避讳,直接下岗了,没事干,修个车好歹比闲着强吧。
有人偷笑,觉得老郑平时一脸严肃,弄得跟大领导似的,现在却下岗了,有点那个!也有人很佩服,琢磨着自己岗了能不能也想老郑这么坦然……
老郑没管别人怎么想,因为很快生意就上门了……老郑本来就习惯埋头实干,一有了活儿,就手脚不停,懒得搭理旁人。意外的是,修车铺开张后生意很不错,修一辆车五毛或者1块钱,三下来,净赚了40元。
这比上班收入高的多啊……当晚收摊时,老郑罕见地买了瓶啤酒。
喝着酒,老郑又想起刘青年的对:原来辛苦辛苦上班得到的啥?不就是180么?——可现在呢,没觉得咋辛苦,可收入肯定远远的超过180啊!关键是,这才刚开始,时间长了,没准能赚到多少呢?这样想着,老郑更清楚了一个道理,再不去想别人会怎样指点不屑。“哼,都是空的。把钞票赚手里才是实打实的!”
老郑忽然对自己的想法有点惭愧!怎么会有这想法,这和资本主义的黑心资本家们不是一样了吗?但很快这念头又打消了。别想那啥黑心资本家了。自己需要吃饭,需要供儿子上学,将来还要给他买房,娶媳妇……没有钱咋办!没啥好想的,挣钱吧……老郑美滋滋地喝完了一瓶酒,继续畅想着他明美好的挣钱计划……
过了半个月,老郑干得越来越得心应手。他又买了一个微型收音机,边修车边听着豫剧《穆桂英挂帅》、《花打朝》、《寇准背靴》……他本来就爱听戏。现在有了条件,他琢磨着把几个名角的戏挨着听个遍……嘿!过瘾……老郑想着,自己更旁若无蓉哼唱起来……
要不是再次遇着刘青年,老郑这样的快乐也许就这样一直继续下去了。然而,老郑没有继续。这段不长的快乐日子,只是成了他以后数年内津津乐道一个插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