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绵绵,总是那么缠绵,仿佛即将离去,才会留恋曾经的所有。
或许,一年的雨水都积攒在秋天了,虽然有孩子死了来尿的味道,好在还可以期待明年的。
很多有经验的农人感慨着,大地里刨食,必然要看老天爷的脸色了,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但刘睿知道,今秋虽然补上一些雨水,来年开春更是滴水没下,这场旱灾要持续三年的,如果不做准备,明年就会抓瞎。
可惜,有这份见识的毕竟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有未卜先知能力的刘睿自己了,说出去也没多少人心,或许,只有见证了刘睿奇迹的小青山居民还有急水河两岸的军户商户会相信一些。
这就必然的给即将开始的辽水大坝的筹资带来了难度。
既然有来年不再大旱的前景,谁还会往这上面扔冤枉钱?
刘睿也是无奈,人们如何能有自己这个机缘,知道未来五百多年的事情,有一份侥幸心理,本就是人们的通病。
好在,拍卖产品技术转让会或许可以补偿这份遗憾。
已经陆续有商户从各地赶来,都在小青山四处打探着要拍卖和转让的东西,到底都是什么,有多大的前景。
但时机没成熟,刘睿是不会先一步泄露这些机密的,要做就做的最好,把着分期待炒作到最**,才会揭开谜底的。
这一日,张野又兴奋的带来好消息,平板玻璃已经能批量生产了。
既然能生出制作工艺品的玻璃,自然弄出成熟的玻璃生产线,就一步之遥了,刘睿也没啥惊喜。
但张野却有自己的想法:“知道三弟是想先叫琉璃工艺品拍卖出好价钱,才不想泄露玻璃这件事情的,依着二哥看,依然可以操作的,大不了把这两种东西分开,一个叫琉璃,一个叫玻璃,外人如何能分辩?”
刘睿恍然,懊恼的一拍自己的脑袋:还号称聪慧机变无双,这么简单的变通,却叫木讷的二哥想来出来,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
玻璃的用处是批量的,只要把这东西进行一定的炒作,叫人们惊喜的看出其中的效果,大批量的得到订单,绝对可以期待。
刘睿心里运转一会,才对张野吩咐:“书院马上封闭,在拍卖转让会开始之前,一定严格的封闭整个书院,要拍小青山巡查大队严密防守看护。”
书院已经主体完工,正处在装修阶段,即将开始的拍卖转让现场就放在书院,等拍卖会结束,紧接着就是书院开办的时候了。
这里不但要做精心的布局,那些要拍卖的转让的东西都要乔装打扮一番,以最震撼的形象在这里向人们震撼登场,还有就是这里装备的,取暖系统,卫生洁具和给排水系统,最出彩的就是整个书院都使用了玻璃窗户。
这种震撼的出现在人们的眼前,真的可以期待那时候人们的惊喜了。
酒好也怕巷子深,高明的炒作会有意外的效果,刘睿有几百年后的经验,更是明了其中炒作的奥妙。
好在,秋高气爽,白天依然会很热的,孩子们上课依然可以在露天。
忽然封闭的书院,一天天的被陆续而来的各地商客好奇的猜测着里面额故事,会不会有多精彩,人们的揣测的心越发的蠢蠢欲动了。
在一个晴朗的天,小青山年度总结大会如期的开始了,不但有小青山的人,急水河两岸的军户商户也都参见了,更是出现了一股不可抑制的风向。
急水河两岸的军户商户要求加入小青山!
甚至,这里的贵绅也迅速额分化,其中有一半的贵绅已经接纳了刘睿的神奇,准备抛弃旧怨,跟着刘睿发财了。
这也必然,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但刘睿可不敢接纳。
辽东大旱,偏就急水河这里丰收,整个盖州卫都司衙门都指望这里的粮食,自己这样做了,岂不是端了卫城都司衙门的饭碗,会出人命的。
四万人几乎齐聚小青山的平场,身份高的,被选作代表的在正中主席台前面,看热闹的在四周围着。
先是敲锣打鼓的表演一些始兴的节目,有歌舞有小品有相声二人转,这些都是在刘睿的倡导下,逐渐的在这里流行起来,因为金辉的茅山道士,陶忠文的正一道龙虎山道士在大明各地的宣传,也逐渐在全国流行起来了。
小青山艺团的一个班头姓赵,刘睿就给他起了个艺名叫赵本山,说的小品也是刘睿教的,已经成为小青山艺团的保留节目,每次都会轰动全场、
大会由张野主持,主席台正座的是两位钦差,卫城都司衙门的两位掌印掌屯;两旁陪坐。
刘睿只有末座陪衬的资格。
但左右人的眼光望向的都是敬陪末座的刘睿,都知道,这里真正的主人才是这个小小的典吏。
一个书办先是总结了这一年,小青山连带着急水河两岸的工作和成绩,指出其中的经验还有不足。
随后,张野开始发表来年整个小青山的发展计划,没说出一个计划和相应要取得的成绩,台下四周都是一阵子轰动。
今年的成绩摆在眼前,已经叫这里的人充满幸福,来年的预期更是震撼!
不但整个小青山这里的人收入要翻番,连带着整个盖州卫军户都跟着沾光,来年,小青山要承担盖州卫所有军户商户的补给负担,不需要再从山东南直隶调拨补给!
要不是有今年的成绩,亲眼看见这里的发展,谁能想象这其中的滋味,只能把小青山还有刘睿看做疯子。
最后,刘睿终于上台讲话了。
是关于整个小青山的组织安排,也即是各个衙门的定位,人员的编制和待遇责任,奖罚条例。
这才是几天的重头戏,也是刘睿梳理小青山的必然过程和手段。
小青山慢慢的壮大,但各个部门的运转都是混乱的,都是哪里需要就组织了这个部门,根本没有成行的条例规则,人员的编制效率都达不到要求,更有这些人应有的待遇和前程。
要知道,这年代,读书就是为了科考,所有文人的出路也都是科考这个独木桥。
一旦闯过这个独木桥,就会颜如玉黄金山,鸡犬升天,名落孙山就是悲惨结局。
但不可否认,也只有过了举人,才有地位,才能享受国家给的各种待遇。
但小青山却是工匠技工撑起了天,是这里的绝对顶梁柱。
但整个社会大环境是看不起工匠的,是下九流的人物。
所以,如何给这里的工匠定位,既能最大限度的调动这些工匠的积极性创造力,还能不引起整个大明文人的反感排斥,才是做关键的、
也就是,刘睿迟迟的要等到小青山有了一定影响成绩的时候,才敢抛出这份改制。
但就这会,刘睿也不敢保证,会不会触动那些敏感文人的反应。